认识自己
layout: post title: “2020-09-16-认识自己.markdown” date: 2020-09-16 12:11:30 +0800
1) 佛法教人摆脱苦恼,说人生来是要受苦的,只有提升智慧,增加修为才能摆脱痛苦. 这个说法过于悲观,我觉得人生不止是苦,过分看重没啥必要 2) 佛教可以提升个人的认识,摆脱痛苦轮回,重新认识自己,这个没毛病.沉迷于表象,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3)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反应出我们是什么样的人,而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是世间我们最需要关注的事情. 早晨醒来不想起床 – 对新的一天没有太大憧憬的人,工作不是很有激情的人,没有冒险精神的人… 微笑着跟同事打招呼 – 熟悉环境的人,需要别人认可的人. 开始一天的工作,琐碎偶尔有点小乐子 – 不注重总结提高,那就是安于现状的人. 不喜欢一个人呆着无聊,喜欢热热闹闹的打发时间 – 不能自己给自己提供情绪的人. 看别人的伟大事迹,首富/成功者/企业家 – 喜欢仰望的人 喜欢高谈阔论 – 自信的人,有知识储备的人,能领导大家的人 4) 有些人不在意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这不妨碍他们是什么样的人. 你拯救了一个村庄的人 – 你是一个善良而有能力的人 你据此向村庄的人讨要高额权利和村庄发生矛盾 – 你不是一个无私的人,同时可能是一个不太聪明的人 你做了一件对大家有帮助,但是对自己有牺牲的事情 – 你是一个有爱心的人 你事后有点后悔 – 你是一个比较矛盾的人
不能认真思考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不能拥有力量.
假如有一个人打你,你向他屈服,你可以拥有力量;你决心跟他对抗,你也拥有力量.
而你默默承受同时心存抱怨,你就没有力量.
只有知道自己是谁,你才能知道你是屈服还是对抗.
无病呻吟来自于无法摆脱而又不能超脱的生活,认认真真的付出和坚持的拒绝是应取之道,这来源于
你对责任的理解,也塑造了你是什么人. 5) 我们喜欢看看外面的花花世界,任何人都需要.
不关注自己的人,看了之后就忘记了,跟自己没关系.
关注自己的人,总是将内心的需求和外界进行交换,重新理解自己是谁,坚持和自己对话.
看了名人传记,如果我们什么都不思索,也许会自然升起他很牛,我什么都不是的想法.
哪只是满足自己在不认识自己的情况下,想要仰望别人的心理诉求.对自我没有任何滋润和浇灌. 6) 认识自己,需要我们有坚定的价值判断.(可以为了自己,为了家庭,为了组织,为了国家等等)
为了国家必然要首先在组织立足,你为了组织可以牺牲同事(比如毛)
为了家庭必然要考虑自己,如果自己过的不好,家庭也不能幸福.
为了家庭考虑,意味着你可以肆无忌惮的伤害组织,在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
在家庭中,不该你做的事,你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该你做的事必然也不想好好做
如果没有组织,我们就失去了成为大我的机会,也注定只能是小人物,但这同样不需要我们有
多高的智慧,多么有强度的智慧碰撞 7) 我们可以仰望比我们聪明的人,但这本身不应该是我们了解外界的唯一目的.
承认自己的缺点,是我们避免无谓的伤害,绝不是让自己畏畏缩缩.
认识自己,然后认识自己当前的任务目标,接触外界是有任务的,或者提升自己的能力,或者填充
自己价值观的疏漏.
别人可以在道德观和思维方式上影响我们,思维方式可以全盘学习,但是道德观不必太过在意,不是每个人
都需要成为圣人.当然你到了哪个层次,做圣人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8) 价值观是我们力量的源泉.
我们可以有时速50km的车,但是没有方向,这个车有什么价值.同样道理,我们
可以有非常聪明的大脑,我们无所不能,我们也需要知道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杀身取义的人很有力量,因为他们有坚定的价值观.
当我们做出十恶不赦的事情时,我们解放了思想我们坚定了信念或者心理崩塌无法接受自己.
(比如共产党杀人,比如潘金莲从偷情到杀夫) 9) 认知自我,可以帮我们摆脱世俗气息,减轻自己的情绪压力. 10) 认识自我,可以让我们看到别人的层次,认识到别人的心理诉求,更好的跟别人协作. 11) 心法
持有个人意志,不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任何小事,始终带着自己的意志 欲望 目标
强大的个人意志,使人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积极,不做无聊的事,也不喜欢消遣
太遥远的事情,不必考虑,凡是不能转化成行动的念头,都不用太在意